黄毓祺

黄毓祺

黄毓祺(1579-1649),明末抗清义士。字介之,号大愚,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今属江苏省)人。天启间贡生。明亡,参加江阴抗清守城战斗,后潜往城外,谋求援兵。城破,伏处乡间,伺机再起。次年在浙江舟山起师抗清失败,逃至泰州一寺庙被捕入狱,因不肯屈服,死于南京狱中。

作者《黄毓祺》的诗文

咏史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亦知袁景倩,不敌萧道成。正如一木支,无救大厦崩。

顾谓其子最,名义古所敦。汝不失孝子,我不失忠臣。

尔时刘尚书,父子亦殒身。百姓为之谣,可怜石头城。

石头真可怜,褚渊空复生。举止有如此,何面堪向人。

不能杀袁刘,寒士分固应。出语胡不避,功曹名至今。

绝命词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人间忠孝颇平常,墙壁为心铁石肠。拟向虚空擎日月,曾于梦幻历冰霜。

岩头百里清音吼,师子千寻白乳长。示现不妨为厉鬼,云旗风马昼飞扬。

武夷九曲棹歌 其六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六曲倚棹歌,陡绝天游观。一湾三四峰,到此全身现。

远近有高低,性情无背面。我欲共天语,天人恐河汉。

击碎太虚空,举头天外看。

武夷九曲棹歌 其八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八曲倚棹歌,窗虚石楼古。周遭尽石头,路滑无寸土。

石鼓悬其傍,涂毒难吞吐。老我弄琵琶,相逢殊莽卤。

禾山今不在,阿谁解打鼓。

武夷九曲棹歌 其九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九曲倚棹歌,三教森然立。西去与西来,东家处其一。

三峰笑点头,我体即汝质。世人见有三,歧路百千亿。

空翠难强名,与汝安名毕。

武夷九曲棹歌 其一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一曲倚棹歌,却忆慢亭事。天上会合稀,哀被人间世。

风雨送曾孙,神仙亦情至。何如默无言,此峰有禅意。

试问老赵州,大王来也未。

武夷九曲棹歌 其二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二曲倚棹歌,玉女化为石。天然不画眉,空有镜台列。

云雾作衣裳,灭尽针线迹。濯魄清且涟,愿影在明月。

问女何所思,止止不须说。

咏史三十一首 其二十六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晋阳初起甲,适从犹未决。欲鼓行而西,仍恐进不克。

屈突凭坚城,退则为所蹑。此策乃危道,腹背须受敌。

莫若攻河东,主之自裴寂。公子曰不然,兵贵风雨疾。

吾席累胜威,西人望风匿。智勇不及措,取同振槁叶。

倘顿坚城下,安坐糜日月。众心既以离,大事去可惜。

济河定关中,约法十二则。何哉隰城尉,一见如旧识。

何哉马邑丞,一呼忘旧隙。壮士置幕府,参军置记室。

羲声布遐迩,文武焕然集。而顾立幼君,盖其心欲得。

自为大丞相,总揆加九锡。然后攘取焉,掩耳盗铃习。

前恭与后恭,两帝寻一辙。神尧视世充,亦复何差别。

盖于起兵初,声罪讨弑逆。吊民数淫虐,遍移四方檄。

庶几踵汤武,不循魏晋述。尔时诸君子,惜哉见未及。

泰山有道士,献书魏公密。当乘士马锐,直指江都邑。

执取独夫广,号令天下一。斯谋奇而正,安往无俊物。

或隐于屠贩,或寄于盗贼。优游黄冠中,乃见徐洪客。

郑公发迹等,出处故殊绝。言可得而闻,招之不可得。

翩翩失所往,岂蹈烟雾窟。不然縠城隅,全身化为石。

咏史三十一首 其九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梅福弃妻子,吴市变姓名。逢萌客辽海,冠挂东都门。

偃卧不出户,蒋诩暨郭钦。薛方慕巢由,笑却安车迎。

陈咸用汉腊,不忍污先人。或远或近间,要归洁其身。

自惭年老矣,无以报汉恩。谊岂事二姓,印绶徒纷纷。

杜口十日馀,龚胜真死臣。嗟彼莽大夫,何颜对忠魂。

附莽亦非一,吾尤恨刘歆。其父最先见,国祚移近亲。

歆也官国师,进封曰嘉新。何以陈尚书,三子皆同心。

喜儿辈次韵诗成

黄毓祺黄毓祺 〔明代〕

老我坚于泽腹冰,汝曹有骨亦崚嶒。为羞城市身长客,未著袈裟发是僧。

兔产虎儿遭世怪,虾生鲤子得人憎。夜来忽地掀髯笑,强韵行看寄一镫。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