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士弘

黎士弘

黎士弘,字愧曾,长汀濯田陈屋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8)。14岁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清康熙元年(1662)任广信府推官,为政清廉,听断精明,六载审理十三县案件,释放无辜数百人,人们称赞他为“黎青天”。康熙三年,广信府属玉山县迭遭战乱,百姓离乡背井,士弘前往省问疾苦,招集流散各地百姓,垦田定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不到一年,百废俱兴,民气渐复。

作者《黎士弘》的诗文

九月同集蔡翼皇太守来青亭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绝胜亭台见远岗,相将高处待重阳。几行浊酒浇槐冷,尽启疏帘让菊香。

人在他乡知友重,客当佳序附官忙。朅来脱帽狂从事,手划银河数漏长。

登虔州塔顶同朱具臣南昌游云生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登临缘分事,吾自偶然来。孤远荡闻见,高危验胆才。

长风牵璧立,众树领江回。烟积山如幕,晴吹次第开。

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且得手书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他乡惊喜君还在,痛定开函泪更流。万死才回明主顾,孤儿犹属故人收。

众中薄命谁能惜,意外微生荷独留。误尽闽南碑下客,无端北望哭西州。

大言 其三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马安称巧仕,潘生嗟宦拙。万物各枯菀,造化何区别。

达士贱权奇,名花厌高格。蟋蟀知风寒,鸿雁知霜冽。

泛泛水中凫,稻粱谋亦得。

佛祖峰山寺坐月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错绣诸峰夜色安,烟光树气积高寒。苍茫星汉容人立,喧寂林峦共佛看。

凉月有怀成独笑,清宵无累况登山。纸屏细坐幽如梦,何处幽香满一栏。

永新道中即事 其一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河水细如线,峰峰见兀硉。散石亘中流,奔雷喧日夕。

山寒鸟不飞,微雨洒衣湿。牵缆百尺高,隔树明人迹。

薪烟望目劳,群虎见跳掷。长吏本凉德,敢怪尔充斥。

四顾井邑荒,吁嗟悼行役。

永新道中即事 其二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下水苦逆风,上水苦冻雨。雨冻手足僵,竟日行十里。

岸花歇众芳,磷磷见水底。勉力事宵征,众声合邪许。

孰知舟中人,心更劳胼胝。一官不自爱,致身等腐鼠。

空歌《行路难》,艰辛用自取。

永新道中即事 其三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一山一山过,细雨鸣嘐嘐。西风号四野,壮士安能豪。

嵯峨望城郭,中多蓬与蒿。鸡犬不闻声,灯焰空寂寥。

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仲弟陷文法,意外生波涛。

日遣两儿去,急难京华路。会与少弟见,有泪如河注。

念之摧心肝,焉得生羽翼。不如颠倒卧,庶几忘百虑。

未明起披衣,残月犹在树。

己亥小寒走笔赠古林和尚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不见吾子十年矣,子来远渡西江水。拜子颜色为子欢,遂能解脱了生死。

忆昔追随全盛日,破壁短檠同吮笔。规模贾董公孙书,指点云烟酣六籍。

其时吾师杨长公,同里沈陈俱劲敌。

与叔胡生三十强,摩空作赋徐庾匹。各各心矜吾子贤,退让不敢齿行立。

子家簪缨床满笏,群从诸郎庙廊属。子独游迹扫朱门,沧桑弹指逃空谷。

贤者所为不可测,学孔学释非两截。大地应须截铁人,能穿虎豹探龙穴。

往事陈言空浩浩,选佛归来年尚少。老大还念嫁时裳,我为子语子应笑。

三生石上灵岩山,欲得从君觅领要。

舟过建武夜行

黎士弘黎士弘 〔清代〕

不住因风好,能争半日程。船灯敲石火,人语渡河声。

月上千峰立,霜深一雁鸣。经年南北路,多半是宵征。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