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于泰(1596-1649),字大来,号谦茹。江苏宜兴人,(今宜兴高塍镇亳村人),父陈一教、弟陈于鼎、族兄陈于廷皆进士出身。幼敏悟,好读书,十五岁时即精通经史。崇祯四年进士,殿试第一。官修撰。国变后为僧。
陈湘,新会外海人(现属于江门市江海区),1359-1416,字宗沆,号泉石,又号淡子,庠生,外海陈氏四世祖,四岁失怙,艰苦成家,施仁恤匮,惠及里党,人称其德冠乡邑。弟江(字宗毅、号嚣嚣者)与黎秫坡、马宗善称三友,子冕从黎秫坡游,子粟(云岑)、孙章(静轩)皆与陈白沙交处。曾孙绍裘、元寿为白沙门人。泉石祠为外海五大祠之一。
陈瑄(1365年-1433年),字彦纯,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代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陈瑄早年曾参与明军平定西南的战争,历任成都右卫指挥同知、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等职。陈瑄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自永乐元年(1403年)起担任漕运总兵官,后期还兼管淮安地方事务。他督理漕运三十年,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运河,功绩显赫。宣德八年(1433年),陈瑄病逝于任上,享年六十九岁。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号恭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