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十霜相别又相迎,只是当时一样清。天上选仙惟在善,物中多寿必由贞。
乡宾近受邦侯礼,家瑞重看子姓成。知道洞庭波不竭,年年酿入紫霞觥。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朝中措 其二 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辛弃疾 〔宋代〕
篮舆袅袅破重冈。玉笛两红妆。这里都愁酒尽,那边正和诗忙。
为谁醉倒,为谁归去,都莫思量。白水东边篱落,斜阳欲下牛羊。
临江仙·忆醉三山芳树下
【仙吕】点绛唇_漏尽铜龙,
于伯渊 〔元代〕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张泌 〔唐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 〔宋代〕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丘处机 〔宋代〕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