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何处青冥会一冲,短翎应近井庐中。来时想见银塘静,去后休嗟蕙帐空。
自笑无鱼难久馆,谁言有鹄不如笼。归心一夜秋来月,吴水吴山几万重。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李爱山 〔唐代〕
【越调】寨儿令_汉子陵,晋
鲜于必仁 〔元代〕
【中吕】红绣鞋_赠美妓手掌
张养浩 〔元代〕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 〔明代〕
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
王国维 〔近现代〕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彦 〔宋代〕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王质 〔唐代〕
望江南(雨)
黄公绍 〔唐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