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远公潇洒在东林,竹里闲扉隐翠岑。祗树春来忘色相,昙花空里见禅心。
白云半岭迷香界,孤磬中峰出梵音。此地从来堪习隐,浮生几度得相寻。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南吕】青衲袄南 偷期
张氏 〔唐代〕
小桃红·胖妓
王和卿 〔元代〕
【双调】庆宣和
张养浩 〔元代〕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乔吉 〔元代〕
贺新郎·寄丰真州
戴复古 〔宋代〕
生查子·情景
姚宽 〔宋代〕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宋代〕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程垓 〔宋代〕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