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木落霜寒断雁鸣,六平峰下送君行。孤帆杳杳辞亲舍,匹马翩翩入帝京。
禁邸疏钟朝佩影,桥门孤烛夜书声。遥怜得桂青霄上,应愧山中独隐名。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人月圆·会稽怀古
张可久 〔元代〕
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欧阳炯 〔五代〕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龚自珍 〔清代〕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 〔唐代〕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辛弃疾 〔宋代〕
南乡子·舟中记梦
兰陵王
陈允平 〔宋代〕
小重山
点绛唇
齐天乐(泽国楼偶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