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为报琅玕应结子,荒山秋晚凤凰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李白 〔唐代〕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寄生草·间别
查德卿 〔元代〕
【双调】殿前欢 钓台
徐再思 〔元代〕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
吴文英 〔宋代〕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杨冠卿 〔宋代〕
鹊桥仙·月胧星淡
谢薖 〔宋代〕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李清照 〔宋代〕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