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龙门醉后墨壶倾,京国遥传北苑名。今日玉堂相梦夜,花昙春树更含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鲁共公择言
刘向 〔两汉〕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五代〕
女冠子·淡花瘦玉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苏幕遮(送张删定赴召)
王质 〔唐代〕
玉楼春
陈允平 〔宋代〕
迎春乐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毛滂 〔宋代〕
点绛唇(家人生日)
鹧鸪天(偶有鳞翼之便,书以寄文卿)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