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手挽长条刺拂衣,淡黄疏白共芳菲。五陵年少无拘系,落尽残香未肯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白居易 〔唐代〕
夜泪闇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仙吕】醉中天 妓歪口
杜遵礼 〔元代〕
满庭芳·天风海涛
姚燧 〔元代〕
【双调】得胜令_银烛照黄昏
张可久 〔元代〕
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欧阳炯 〔五代〕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纳兰性德 〔清代〕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 〔宋代〕
烛影摇红(归去曲)
毛滂 〔宋代〕
鹊桥仙(烛下看花)
一剪梅(秋雨感悲)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