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节去东篱花渐衰,纷纷蜂蝶不须疑。萧条更有馀香在,不比梁园二月时。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中吕】满庭芳_神仙有无?
谢应芳 〔元代〕
醉太平·泥金小简
刘庭信 〔元代〕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吴西逸 〔元代〕
行香子·舟宿兰湾
蒋捷 〔宋代〕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李存勖 〔唐代〕
贺新郎·西湖
文及翁 〔宋代〕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辛弃疾 〔宋代〕
生查子·独游西岩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