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忆昔扁舟过南楚,飘泊潇湘洞庭浦。积水寒天梦泽深,疏钟淡月巴陵曙。
君山独上思悽然,竹树苍凉绕暮蝉。空陵草没皇英骨,古井苔荒柳毅泉。
一别湘江向十秋,披图远忆旧时游。青枫寂历烟中烧,远岫依稀鸟外愁。
云帆去去寻仙岛,我欲因之拾瑶草。再三招手呼不来,令人独立伤怀抱。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徐再思 〔元代〕
卜算子·席间再作
葛立方 〔宋代〕
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 〔五代〕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白朴 〔元代〕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宋代〕
思佳客(用晏小山韵)
陈允平 〔宋代〕
风流子
塞翁吟
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