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别久相逢不问官,握手且尽平生欢。腰间金带懒不系,壁上虎符人自看。
醉来借问今何职,皂盖朱幡二千石。郢上行人有去思,潮阳父老遥相忆。
作郡休令五马迟,须知明主爱茕婺。行春鳄渚沧波晚,浇酒韩山落木时。
槟榔叶暗蛮天雨,吏散公庭鸟啼曙。带印虽云案牍劳,怀人莫忘渔樵似。
樵人偏辱使君知,为惜交情在布衣。他日诸郎如问绢,应传清节到林扉。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上清宝鼎诗
李白 〔唐代〕
瑞鹤仙 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宋代〕
片帆何太急。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溪南溪北。正遐想、幽人泉石。
看渔樵、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
叹息。山林钟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转头陈迹。飞鸟外,晚烟碧。
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到而今、扑面黄尘,欲归未得。
渔家傲·道德文章传几世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双调】庆宣和
张养浩 〔元代〕
浣溪沙·昨夜新看北固山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宿水口
洪瑹 〔宋代〕
踏莎行·芳草平沙
张翥 〔元代〕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温庭筠 〔唐代〕
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