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几人勋德在明时,南纪公来偶视师。谁使中军生气色,独筹前箸卧旌麾。
岘山有泪堪常堕,章水无情任所之。辽海只今忧未浅,不当还出佐支离。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
白居易 〔唐代〕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记游定惠院
苏轼 〔宋代〕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元代〕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元好问 〔金朝〕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
南歌子(呈府判删定黄子升)
姚述尧 〔宋代〕
踏莎行
张抡 〔宋代〕
减字木兰花(修养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