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服采少暇日,良夜畅由衷。肃肃飙迤北,亭亭月在东。
中天烂河宿,清晖丽房栊。夙心期胜引,晤语忽宵中。
昔高蕃榻下,今摄膺门崇。徒倒中郎屐,深愧伯牙桐。
归来谅得遣,慰我忧冲冲。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越调】柳营曲_冬夜怀友暮
周德清 〔元代〕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五代〕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近现代〕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王质 〔唐代〕
菩萨蛮
张抡 〔宋代〕
水龙吟
石孝友 〔宋代〕
虞美人
点绛唇(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毛滂 〔宋代〕
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