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明代〕
我行为寻山,言至东海隅。连峰尽成童,黄茆弥所如。
于焉载瞻瞩,盎然风气殊。杖策试探讨,聿来金粟居。
山形既环合,土壤还膏腴。涧水弦鸣琴,松风簧乱竽。
苍龙与青凤,联翩戏庭除。好鸟鸣高枝,嘤嘤如有须。
老僧闻足音,延客入精庐。名香手自焚,茗供与之俱。
言论即契合,不异相煦濡。向夕犹未归,欲别更踟蹰。
兹游幸一适,如此良非虚。浩歌下山去,人生电影如。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唐代〕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中吕】红绣鞋_郊行茅店小
周德清 〔元代〕
【中吕】普天乐_重过西湖面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
张养浩 〔元代〕
鹧鸪天·席上作
范成大 〔宋代〕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龚自珍 〔清代〕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刘克庄 〔宋代〕
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