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襡襣对裆一抹。帕复两头八撮。抱腰身,牵带孔。持带孔。
卸到烛光浮动。暖烟浓。泻轻红。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因岩亭
白居易 〔唐代〕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徐再思 〔元代〕
【大石调】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
马致远 〔元代〕
满江红·斗帐高眠
佚名 〔宋代〕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唐代〕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 〔宋代〕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庄棫 〔清代〕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 〔宋代〕
洞仙歌(七夕)
姚述尧 〔宋代〕
水调歌头(秩满告归,曾使君饯别,席间奉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