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金朝〕
故里风光衣锦游,赋诗谁与共临流。相逢依旧山青眼,也有何愁浪白头。
官渡方当横槊日,合肥正是著鞭秋。坐閒有客誇雄辩,不念题桥志未酬。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过四皓墓
李白 〔唐代〕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元代〕
凭栏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中吕】阳春曲_坐听西掖钟
薛昂夫 〔元代〕
【中吕】朱履曲
卢挚 〔元代〕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文征明 〔明代〕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薛昭蕴 〔唐代〕
满庭芳(荷花)
赵长卿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 〔元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