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春明两度少年游。破尽荷衣典尽裘。剩有此衫相伴愁。
旧痕留。一半儿京尘一半儿酒。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欧阳晔破案
冯梦龙 〔明代〕
沉醉东风·闲居
卢挚 〔元代〕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宋代〕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顾敻 〔五代〕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宋代〕
满路花·冬
张淑芳 〔宋代〕
浣溪沙
钱继章 〔清代〕
春尽园林褪闹红,阴阴静绿意从容。须眉俱碧住山翁。花卷半阶通履舄,柳开一面出帘栊。管人闲事是东风。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周邦彦 〔宋代〕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苏轼 〔宋代〕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