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清代〕
怜才谁似郭公贤,荐我名居诸老先。充隐本非真处士,辞征曾赋返游仙。
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此事不惟知己感,承平忆到德宗年。
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仙吕】寄生草_送别阳关曲
曾瑞 〔元代〕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元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 〔清代〕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解佩令·自题词集
朱彝尊 〔清代〕
定风波·昨夜山公倒载归
辛弃疾 〔宋代〕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
霜天晓角
壶中天(寿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孙领荐)
翁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