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宋代〕
我来寓杉江,客馆未煖席。纷然群盗起,环境暗锋镝。
束装呼仆夫,又复事远适。峨峨章源岭,峻峭初未识。
攀援仅能进,十步九倾侧。风吹雾雨冰,草木尽矛戟。
朝登暮始降,落日半天赤。儿童饥屡啼,徒御疲已极。
薄游玉华洞,庶可稍休息。东郊遽不开,蜂蚁迭吞食。
避寇如避弩,吾敢惮行役。驱车适沙阳,颇喜田野辟。
虽经兵火馀,邑屋幸如昔。旧游疑梦中,一一有遗迹。
寓轩存佛宫,脩竹自春色。峥嵘凝翠阁,尚对七峰碧。
故人皆避地,谁与道胸臆。理舟剑浦行,稍就宽旷域。
溪流正湍暴,恶子亦充斥。脱身险阻中,恊济藉众力。
吟哦杜陵诗,妙语皆中的。丧乱古今同,临风意如织。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黄钟】愿成双
曾瑞 〔元代〕
【大石调】青杏子_元宵明月镜
周文质 〔元代〕
【双调】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
张可久 〔元代〕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牛希济 〔五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王国维 〔近现代〕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张孝祥 〔宋代〕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宋代〕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