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等閒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
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别内赴徵三首 其一
李白 〔唐代〕
王命三徵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玉漏迟·咏杯
元好问 〔金朝〕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冯延巳 〔五代〕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 〔宋代〕
解连环·怨怀无托
周邦彦 〔宋代〕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 〔唐代〕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鹧鸪天·戏题村舍
辛弃疾 〔宋代〕
念奴娇·洞庭春晚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