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元代〕
【双调】落梅风_秋思怀桃叶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张养浩 〔元代〕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宋代〕
清平乐·瓜洲渡口
李好古 〔宋代〕
丑奴儿·烟芜露麦荒池柳
辛弃疾 〔宋代〕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宋代〕
相见欢(薄霜)
王质 〔唐代〕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邹应龙 〔宋代〕
风入松(寿恕齐谢待制)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