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夜思
李商隐 〔唐代〕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綵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
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
往事经春物,前期托报章。永令虚粲枕,长不掩兰房。
觉动迎猜影,疑来浪认香。鹤应闻露警,蜂亦为花忙。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何为薄冰雪,消瘦滞非乡。
【商调】集贤宾
马致远 〔元代〕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温庭筠 〔唐代〕
一斛珠(桃园赏雪)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
华胥引
陈允平 〔宋代〕
临江仙(元宵作)
廖行之 〔宋代〕
酒泉子(十之七)
潘阆 〔宋代〕
浣溪沙(咏木香)
张元干 〔宋代〕
水龙吟(周总领生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