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姬虞山,黄大痴,鹑衣垢面白发垂。愤投南山,或鼓袒禓。
勇饥驱东阁,肯为儿女资。不惮北游行万里,归来画山复画水。
荆关复生亦退避。独有北苑董营丘,李放出头差可耳。
颜仙种术茅公山,喜得此卷开心颜。句曲千岩万壑纵深秀,何似卷舒只在咫尺间?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正宫】叨叨令
周文质 〔元代〕
【南吕】金字经
卢挚 〔元代〕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宋代〕
小重山·春愁
吴淑姬 〔宋代〕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张宁 〔明代〕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项鸿祚 〔清代〕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渔父词(其五)
王谌 〔南北朝〕
点绛唇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