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河落浑无底,飘零总客尘。春洲芦雁少,晓户柘蚕匀。
京洛饶丰稔,江湖乐贱贫。低徊吾不恨,应有故山筠。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日渐长赠周殷二判官
白居易 〔唐代〕
新艳
西湖杂咏·夏
薛昂夫 〔元代〕
相思令·苹满溪
张先 〔宋代〕
相思令·吴山青
林逋 〔宋代〕
玉烛新·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 〔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侧犯(大石)
周邦彦 〔宋代〕
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
辛弃疾 〔宋代〕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