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头白山僧旧说名,早年持律晚尤精。客来旋摘新锄菜,打水亲烧折脚铛。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苏轼 〔宋代〕
【双调】行香子_寄情春满皇
李茂之 〔元代〕
【仙吕】寄生草_送别阳关曲
曾瑞 〔元代〕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近现代〕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顾敻 〔五代〕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牛峤 〔唐代〕
一叶落·一叶落
李存勖 〔唐代〕
生查子·富阳道中
毛滂 〔宋代〕
清平乐·纤云扫迹
刘克庄 〔宋代〕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