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涉江

屈原 屈原〔先秦〕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徊 一作:佪)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从小就对奇装异服特别喜好,到如今年岁已老,兴趣却毫不减少。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帽。
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世道混浊没有人理解我啊,我也要远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喧闹。
驾起青龙白龙车啊,我与舜帝啊同游天帝的玉园。
登上巍巍的昆仑,品尝玉花的佳肴。
我要与天地比寿,我将如日月星辰一样将万物照耀。
痛心啊南方并没有人了解我,天一亮我就渡过了湘水长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啊,唉,丝丝寒风凄苦悲凉。
让我的马儿在山边漫步,把我的车儿停放在林旁。
我驾一叶扁舟上溯沅水啊,齐力摇起船桨,拍水击浪。
船儿随波起伏不肯前进啊,陷入旋涡打转波荡。
清晨时我从枉陼出发,傍晚时我落宿于辰阳。
只要我的心端正坦荡,虽处穷乡僻壤又有何伤!
行到溆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心中迷惘不知该去何方。
茂密的山林一片阴暗啊,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山下淫雨霏霏迷迷茫茫。
无边无际的雪花啊飞飞扬扬,布满天空的浓云阴沉无光。
可怜我一生无欢乐啊,孤独地生活在这高山老林中。
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随波逐流啊,当然就要穷愁潦倒终生。
接舆愤世剃去自己的头发,桑扈穷得裸体而行。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
伍子胥终遭祸殃啊,比干被剖心不得善终。
纵观历史都是这样啊,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径!
但我要坚持正道而毫不犹豫,当然那将使我一生遭难不见光明!
尾声:鸾鸟和凤凰啊,一天比一天远了。
燕雀和乌鹊啊,却把窝筑在庙堂上面。
香美的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交错的丛林。
腥臊恶臭的气味,弥漫在神圣的殿堂啊。
芳香美好的花草,却没有立足的地方。
阴阳错位都颠倒了位置,这世道真是失常大变。
心中满怀着忠诚而不能得志,我还是赶快远走别迟疑!

注释
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衰:懈怠,衰减。
铗(jiá):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
陆离:长貌。
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
崔嵬:高耸。
被:同“披”,戴着。
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
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虬:传说中有角的龙。
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
螭(chī):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重华:帝舜的名字。
瑶之圃:产美玉的地方,这里是指昆仑。昆仑以产美玉闻名,神话中认为昆仑是天帝的园圃。
英:花朵。玉英:玉树之花。
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
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旦:清晨。
济:渡过。
湘:湘江。
乘:登上。
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
反顾:回头看。
欸(āi):叹息声。
绪风:余风。
步马:让马徐行。
山皋:山冈。
邸:同“抵”,抵达,到。
方林:地名。
舲(líng)船:有窗的小船。
上:溯流而上。
齐:同时并举。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
榜:船桨。
汰:水波。
容与:缓慢,舒缓。
淹:停留。
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
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苟:如果。端:正。
伤:损害。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
溆浦:溆水之滨。
儃徊: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
如:到,往。
杳:幽暗。
冥冥:幽昧昏暗。
狖(yòu):长尾猿。
幽晦:幽深阴暗。
霰:雪珠。
纷:繁多。
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
承:弥漫。
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终穷:终生困厄。
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佯狂傲世。
髡(kūn)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桑扈:古代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
臝:同“裸”。桑扈用裸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员自杀。
比干:商纣王时贤臣,一说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传说纣王淫乱,不理朝政,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
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将人剁成肉酱。此二字极云比干被刑之惨酷。
皆然:都一样。
董道:坚守正道。
豫:犹豫,踟躇。
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
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
御:进用。
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
薄:靠近。
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当:合。
怀信:怀抱忠信。
侘傺:惆怅失意。
忽:恍惚,茫然。▲

创作背景

  关于此篇的写作时间,有许多分歧。在作于顷襄王时代之说中,蒋骥说较为可取,因从整篇文章的思想来看,与《离骚》等中年之作不同,大致可定为是流放江南多年之后,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写作时间当在《《九章·哀郢》》之后。

赏析

高高《九章·涉江》全篇一般分为五段。

高高从开头至己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己奇服”、己长铗”、己切云”之己冠”、己明月”、己宝璐”等都走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蒋骥说:己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自流放以来,屈原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可他为楚国的进步的努力绝没有放弃过,朱熹说:己登昆仑,言走致之高;食玉英,言走养之洁。”(《楚辞集注》)他坚持改革,希望楚国强盛的想法始终没有减弱,决不因为遭受打击,遇到流放而灰心。但他心中感到莫名的孤独。己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己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自己的高行洁志却不为世人走理解,这真使人太伤感了。因此,决定渡江而去。

高高从己乘鄂渚而反顾兮”至己虽僻远之何伤”为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己乘鄂渚”四句,言自己登上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鄂渚,不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途,又放马在山皋上小跑,直到方林(亦在今长江北岸)才把车子停住。己乘舲船”四句言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与漩涡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走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此情此景正如到人自己的处境。己朝发枉陼”四句,接写自己的行程,早上从枉陼出发,晚上到了辰阳,足有一日行程,行程愈西,作者思想愈加坚定。他坚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是忠诚的,是无私的。同时,坚信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不感到悲伤。

高高从己入溆浦余儃佪兮”至己固将愁苦而终穷”为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己入淑浦”四句言已进入溆浦。溆浦在辰阳的万山之中。这里深林杳冥,榛莽丛生,是猿狖走居,而不是人走宜去的地方。己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的环境的形容夸张,也是对自己走处政治环境的隐喻,为下文四句作好铺垫。己哀吾生之无乐兮”四句言自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当中,是无乐可言了。然而就是这样,也绝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

高高从己接舆髡首兮”至己固将重昏而终身”是第四段,从自己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的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论语·微子》说:己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战国策·秦三》说:己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接舆被发佯狂,是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表示。《孔子家语》说桑扈己不衣冠而处”,也是一种玩世不恭,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行为。己接舆”六句是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四个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走遗弃;伍员、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的,但又不免杀身之祸,走以结论是己忠不必走兮,贤不必以”。己与前世而皆然兮”四句说自己知道,走有贤士均是如此,自己又何怨于当世之人!表明自己仍将正道直行,毫不犹豫,而这样势必遭遇重重黑暗,必须准备在黑暗中奋斗终身。

高高己乱曰”以下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己鸾鸟凤凰”四句,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凤凰是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士。己燕雀乌鹊”走以比喻小人。己露申辛夷”四句言露申辛夷等香草香木竟死于丛林之中,己腥臊”比喻奸邪之人陆续进走,而忠诚义士却被拒之门外。己阴阳易位”四句更点出了社会上阴阳变更位置的情况,事物的是非一切都颠倒了,他竟不得其时。不言而喻,他一方面胸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失意徬徨。既然龌龊的环境难以久留,他将要离开这里远去。

高高本篇以写实为主,但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到人以丰富奇特的幻想,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神话世界:神奇的车乘,高尚的旅伴,美好的境地,芳苦的食品,等等,表现了到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简析

  《九章·涉江》是一首骚体诗。此诗可分为五段。第一段述说诗人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第四段从其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全诗写景抒情有机结合,比喻象征运用娴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猜您喜欢
赏析

夜闻歌者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州八记

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赏析

【南吕】金字经_春日湖上山

王举之王举之 〔元代〕

春日湖上

山色涂青黛,波光漾画舸,小小仙鬟金缕歌。他,宝钗轻翠娥。花阴过,暖香吹绮罗。
赏析

【正宫】端正好_自序一枕梦

曾瑞曾瑞 〔元代〕

自序

一枕梦魂惊,千载风云过,将古来英俊评跋。谁才能谁霸道谁王佐,只落得高冢麒麟卧。

【幺】百年身隙外白驹过,事无成潘鬓双皤。既生来命与时相挫,去狼虎丛服低捋。

【滚绣球】时与命道不合,我和他气不和,皆前定并无差错。虽圣贤胸次包罗,待据六合,要并一锅,其中有千万人我,各有天时地利人和。气难吞吴魏亡了诸葛,道不行齐梁丧了孟轲,天数难那。

【倘秀才】举伊尹有汤王倚托,微管仲无桓公不可,相公子纠偏如何不九合。失时也忘了家国,得意后霸了山河,也是君臣每会合。

【脱布衫】时不遇版筑为活,时不遇荆南落魄,时不遇逾垣而躲,时不遇在陈忍饿。

【小梁州】男儿贫困果如何?击缶讴歌。甘贫守分淡消磨,颜回乐,知足后一瓢多。

【幺】既功名不入凌烟阁,放疏狂落落陀陀。就着老瓦盆,浮香糯,直吃的彻。未醒后又如何。

【滚绣球】学刘伶般酒里酡,做坡仙般诗里魔,乐闲身有何不可。说几句不伤时信口开合,折莫待愤悱启发平科。见破绽呵闲榼,教人道我豪放风魔。由他似斗筲之器般看得微末,似粪土之墙般觑得小可,一任由他。

【醉太平】看别人挥鞭登剑阁,举棹泛沧波,争如我得磨跎处且磨跎。无名韁利锁,携壶策杖穿林落,临风对月闲吟课。有花有酒且高歌,居村落快活。

【叨叨令】听樵歌牧唱依腔和,整丝纶独钓垂钩坐,铺苔茵展绿张云幕,披渔蓑带雨和烟卧。快活也么哥,快活也么哥,且潜居抱道随缘过。

【一煞】也不学采薇自洁埋幽壑,不学举国独醒葬汨罗,也不学墨子回车,巢由洗耳、河老腾云、许子衣褐,也不仰天长叹,也不待相宣言,也不扣角为歌,却回光照我,图甚苦张罗。

【二】忘飡智士齐君果,不吐嫌兄仲子鹅。饱养鸡豚,广栽桃李,多植桑麻。剩种粳禾。盖数椽茅屋,买四角黄牛,租百亩庄窠。时不遇也恁么,且耕种置个家活。

【三】瓮头白酒新醅泼,碗内黄齑坌酱和。诗里乾坤,杯中日月,醉醒由己,清浊从他。我量宽似海,杯吸长鲸,酒泛洪波。醉乡宽阔,不饮待如何。

【四】忘忧陋巷于咱可,乐道穷途奈我何。右抱琴书,左携妻子,无半纸功名,躲万丈风波。看别人日边牢落,天际驱驰,云外蹉跎。咱图个甚莫,未转首总南柯。

【尾】既无那抱关击柝名煎聒,且守这养气收心安乐窝。用时行,舍时躲,居山村,离城郭。对樽罍,远鼎镬,黄菊东篱栽数科,野菜西山锄几陀。听一笛斜阳下远坡,看见缕残霞蘸浅波。醉袖乘风鹏翼拖,蹇个临溪鳌背驮。杲杲秋阳曝已过,淘淘清江濯几合。骨角成形我切磋,玉石为珪自琢磨。华画干将剑不磨,唾噀经纶手不搓。养拙潜身躲灾祸,由恁是非满乾坤也近不得我。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花·岭南作

朱敦儒朱敦儒 〔宋代〕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柯子·春景

田为田为 〔宋代〕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李珣李珣 〔五代〕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赏析

笛家弄(水际闲行)

王质王质 〔唐代〕

凌乱败荷,既似沙莞,又如淝水。颠倒旌旗都靡。馀花欹谢,又似乌江,骓兮不逝。虞兮奈尔。凋柳萧骚,又如轵道,故老何颜对。因缘断。时节转。自然如彼。自然如此。水边沙际。芦花摇曳。唤住行人,蓼花妩媚。引翻游子。又似江都酣夜延秋,建业望仙结绮。月下心飞,风前骨醉。共蘋花得意。今看昔、后看今未。一回头,已百弹指。
赏析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

吴泳吴泳 〔宋代〕

倚南墙、几回凝伫。绿筠冉冉如故。帝城景色缘何事,一半花枝风雨。收听取。这气象精神,则要人来做。当留客处。且遇酒高歌,逢场戏剧,莫作皱眉事。
那个是,紫佩飞霞仙侣。骎骎云步如许。清闲笑我如鸥鹭。不肯对松觅句。萍散聚。又明月、还寻锦里烟霞路。浮名自误。待好好归来,携筒载酒,同访子云去。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