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逍遥游·节选

庄周 庄周〔先秦〕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因为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苍苍茫茫的,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提前三个月来准备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冥灵,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一般人谈到长寿,就举出彭祖来相比,岂不可悲!

  商汤问棘的话也是这样的:“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勤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注释
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生活在北边幽深的大海—北冥。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表推测。
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垂:同“陲”,边际。
海运:海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徙:迁移。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一说人名。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击:拍打。
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从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一说息为大风,大鹏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以:凭借。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相:互相。吹:吹拂。
苍苍:深蓝。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极:尽。 下:向下。亦:也。是:这样。已:罢了。
覆:倾倒。坳(ào):凹陷不平,“坳堂”指堂中低凹处。
芥:小草。置杯焉则胶: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置,放。焉,于此。胶,指着地。
斯:则,就。
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意为“这样,然后才……”。培:凭。
莫之夭阏(yāo è):无所滞碍。夭,挫折。阏,遏制,阻止。“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图南:计划向南飞。
蜩(tiáo):蝉。学鸠:斑鸠之类的小鸟名。
决(xuè):疾速的样子。
抢(qiāng):触,碰,着落。“抢”也作“枪”。榆枋:两种树名。榆,榆树。枋,檀木。
 控:投,落下。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呢”。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行)。“奚以……为”,即“哪里用得着.......呢”。
 适:去,往。莽苍:色彩朦胧,遥远不可辨析,本指郊野的颜色,这里引申为近郊。
三餐:指一日。意思是只需一日之粮。反:同“返”,返回。
犹:还。果然:吃饱的样子。
宿:这里指一夜。 宿舂粮:即舂宿粮,舂捣一宿的粮食。
之:此,这。二虫:指蜩与学鸠。虫:有动物之意,可译为小动物
知(zhì):通“智”,智慧。
朝菌:一种大芝,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一说“晦”指月末,“朔”指月初。
蟪蛄(huì 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冥灵:大树名。一说为大龟名。
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中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大椿:传说中的大树名。一说为巨大的香椿。
彭祖:传说中尧的臣子,名铿,封于彭,活了约八百岁。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
众人:一般人。匹:配,比。
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列子汤问》篇作“夏革(jí)”。已:矣。
穷发: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发,指草木植被。
修:长。
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北。
羊角:一种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绝:穿过。
斥鴳(yàn):池沼中的小雀。斥,池,小泽。
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至:极点。
小大之辩:小和大的区别。辩,同“辨”,分辨,分别。
效:效力,尽力。官:官职。
行(xíng):品行。比:合。
合:使...满意。而:通“能”,能力。征:征服。
宋荣子:一名宋钘(jiān),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喜笑的样子;犹,通“繇”,喜。
举:全。劝:勉励。
非:非议,责难。沮(jǔ):沮丧。
定:认清。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
境:界。
数数(shuò)然:汲汲然,指急迫用世、谋求名利、拼命追求的样子。
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
泠(líng)然:轻妙飘然的样子。善:美好的。
旬:十天。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与零数。
致福:求福。
虽:虽然。待:凭借,依靠。
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界。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
御六气之辩:驾驭六气的变化。御,驾驭、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变化的意思。
彼:他。且:将要。恶(wū):何,什么。
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义相近。 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即物我不分。
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无作为,故无功利。
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不立名。

文言知识

一、 虚词
1、 之
(1)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3)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4)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词,的)
(9)则芥为之舟(代词,小草的)
(10)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12)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15)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
(16)汤之问棘也是已(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连词,表顺承)
(4)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 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 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4)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用)
(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6、 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4)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二、 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色深黑。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与零数。 反:通“返”。
(5)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7)而征一国 而:通“能”,才能。
(8)知效一官 知:通“智”,智慧。
(9)犹然笑之 犹:通“繇”,喜。

2、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今多用于虽然···但是···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7)而一国者
古义:取信
今义:远行或用武力制裁

(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
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9)南冥者,天池
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高山湖泊名

(10)蟪蛄不知春秋
古义:指四季
今义:春天和秋天

(11)神人无功
古义:无功利
今义:无功劳

3、一词多义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指风)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4、词类活用
(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满意)
(5)而征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
(6)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名词用作动词 称赞)

三、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 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 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 变式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6)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待恶乎,宾语前置) ▲

译文二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很大,其体积有它千里;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也有它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云垂天边。这只鹏鸟随着海潮的涨落会迁徙道南方的海。南方的海是个天然的大的。《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急骤的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高空下望,蒸腾犹如奔马的雾气,沸沸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天的深蓝色,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太远而没有达道尽头的地方(看不清楚)呢?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可以用芥草南船,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鸟飞道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任何阻遏,这样就能飞道南方了。寒蝉与小灰雀对此觉得很奇怪,它说:“我猛地起飞,力图道达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道,也就落在地上而已,为什么要道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如果道郊外去,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道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备第二天的干粮;道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小不点理解不了大块头,的命短的理解不了的命长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这是活的短的。楚国南边有一种叫冥灵的大树,对它来说,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这是活的长的。八百岁的彭祖是一直以来所传闻的的星,人们若是和他比的命,岂不可悲吗?

  商汤和棘也有过前面所讲的谈话:“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的’。那里有一种鱼,宽有好它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种鸟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去往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道哪儿去?我奋力起飞,不过它丈高就落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已是我飞的最远的地方了。它这是要飞道哪里去?’”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同样地,那些才智胜任一个官职、能力在一乡中优秀出众、德行符合当一国之君、为国人所赞颂的人,他们看待自己时其实也像斥鴳的见识,所以宋荣子就讥笑他们。宋荣子是那种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也不会让他感道鼓舞,世上的人们都批评他也不会让他感道沮丧,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那种人。这应该说已是境界很高的了,这种人世上不多吧。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道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轻盈美好,十五天后方才回道地面上,有他这样福气的人也不多吧。但他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有所依赖。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他还需要仰赖什么吗?因此说,“至人”没有利己心,“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

本文写法

  一、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许多篇目都是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却如蜻蜓点水, 一笔带过。

  二、意出尘外的想象和虚构。《庄子》中的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谪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如《逍遥游》中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三、形象恢诡的论辩。 1、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 2、较少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体味领悟。如《逍遥游》末,庄子在寓言中再套寓言,以“不龟手之药”,说明“所用之异”,无用即为有用。▲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简析

  《逍遥游·节选》节选自庄周的代表作《逍遥游》,其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道家经典《庄子》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大”之分;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学鸠,抑或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笔变化多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所宣扬的主张是清静无为、颐养天年。他对于世间的大小、贵贱、寿夭、是非、得失、荣辱等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他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思想态度,无论是消极的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后世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厌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拒绝与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种妄想逃避现实,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是—种消极的、不可能实现的绝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庄周

庄周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猜您喜欢
赏析

渡河到清河作

王维王维 〔唐代〕

汎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怀

王褒王褒 〔两汉〕

匡机
  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余深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
  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
  芷闾兮药房,奋摇兮众芳。
  菌阁兮蕙楼,观道兮从横。
  宝金兮委积,美玉兮盈堂。
  桂水兮潺湲,扬流兮洋洋。
  蓍蔡兮踊跃,孔鹤兮回翔。
  抚槛兮远望,念君兮不忘。
  怫郁兮莫陈,永怀兮内伤。

通路
  天门兮墬户,孰由兮贤者?
  无正兮溷厕,怀德兮何睹?
  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痛凤兮远逝,畜鴳兮近处。
  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
  北饮兮飞泉,南采兮芝英。
  宣游兮列宿,顺极兮彷徉。
  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
  舒佩兮綝纚,竦余剑兮干将。
  腾蛇兮后从,飞駏兮步旁。
  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
  启匮兮探筴,悲命兮相当。
  纫蕙兮永辞,将离兮所思。
  浮云兮容与,道余兮何之?
  远望兮仟眠,闻雷兮阗阗。
  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

危俊
  林不容兮鸣蜩,余何留兮中州?
  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修。
  结荣茝兮逶逝,将去烝兮远游。
  径岱土兮魏阙,历九曲兮牵牛。
  聊假日兮相佯,遗光燿兮周流。
  望太一兮淹息,纡余辔兮自休。
  晞白日兮皎皎,弥远路兮悠悠。
  顾列孛兮缥缥,观幽云兮陈浮。
  钜宝迁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
  泱莽莽兮究志,惧吾心兮懤懤。
  步余马兮飞柱,览可与兮匹俦。
  卒莫有兮纤介,永余思兮怞怞。

昭世
  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
  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袭英衣兮缇[糹習],披华裳兮芳芬。
  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握神精兮雍容,与神人兮相胥。
  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览旧邦兮滃郁,余安能兮久居。
  志怀逝兮心懰栗,纡余辔兮踌躇。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
  魂悽怆兮感哀,肠回回兮盘纡。
  抚余佩兮缤纷,高太息兮自怜。
  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驰六蛟兮上征,竦余驾兮入冥。
  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
  横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灵。

尊嘉
  季春兮阳阳,列草兮成行。
  余悲兮兰生,委积兮从横。
  江离兮遗捐,辛夷兮挤臧。
  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
  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沉湘。
  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
  望淮兮沛沛,滨流兮则逝。
  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磕磕。
  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
  抽蒲兮陈坐,援芙蕖兮为盖。
  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
  云旗兮电骛,倏忽兮容裔。
  河伯兮开门,迎余兮欢欣。
  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
  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

蓄英
  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鸣蜩。
  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
  望谿谷兮滃郁,熊罴兮呴嗥。
  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
  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强。
  将息兮兰皋,失志兮悠悠。
  蒶蕴兮霉黧,思君兮无聊。
  身去兮意存,怆恨兮怀愁。

思忠
  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
  悲皇丘兮积葛,众体错兮交纷。
  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
  感余志兮惨栗,心怆怆兮自怜。
  驾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葱岭。
  连五宿兮建旄,扬氛气兮为旌。
  历广漠兮驰骛,览中国兮冥冥。
  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抽库娄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粮。
  毕休息兮远逝,发玉軔兮西行。
  惟时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
  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郁兮内伤。

陶壅
  览杳杳兮世惟,余惆怅兮何归。
  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兮高飞。
  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屯余车兮索友,睹皇公兮问师。
  道莫贵兮归真,羡余术兮可夷。
  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越炎火兮万里,过万首兮嶷嶷。
  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
  浮云郁兮昼昏,霾土忽兮塺々。
  息阳城兮广夏,衰色罔兮中怠。
  意晓阳兮燎寤,乃自诊兮在兹。
  思尧舜兮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

株昭
  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
  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
  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
  凤皇不翔兮,鹑鴳飞扬。
  乘虹骖蜺兮,载云变化。
  焦明开路兮,后属青蛇。
  步骤桂林兮,超骧卷阿。
  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
  神章灵篇兮,赴曲相和。
  余私娱兹兮,孰哉复加。
  还顾世俗兮,坏败罔罗。
  卷佩将逝兮,涕流滂沲。
  乱曰:
  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睹。
  四佞放兮後得禹,圣舜摄兮昭尧绪,
  孰能若兮原为辅。

赏析

【越调】小桃红_别澉川杨安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别澉川杨安抚

晚风吹上海云腥,山色秋偏净。了得相思去年病,不堪听,樽前一曲《阳关令》。斜阳恁明,寒波如镜,分照别离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张先张先 〔宋代〕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玉皇宫殿高无极,东西龙虎更番值。天上事偏多,仙人鬓亦皤。
麻姑空一笑,偶自舒长爪。掐破碧桃花,花光照万家。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湘舟有作

文廷式文廷式 〔近现代〕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赏析

夜行船(咏美人)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龟甲炉烟轻袅。帘栊静、乳莺啼晓。拂掠新妆,时宜头面,绣草冠儿小。
衫子揉蓝初著了。身材称、就中恰好。手捻双纨,菱花重照,带朵宜男草。
赏析

苍梧谣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归。猎猎薰风颭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赏析

临江仙(涪州北岩玩易有感)

阳枋阳枋 〔宋代〕

乐意相关莺对语,春风遍满天涯。生香不断树交花。个中皆实理,何处是浮华。
收敛回来还夜气,一轮明月千家。看梅休用隔窗纱。清光辉皎洁,疏影自横斜。
赏析

浪淘沙(王宰母生日,寓居道州,勉其来富州)

高登高登 〔宋代〕

璧月挂秋宵。丹桂香飘。广寒宫殿路迢迢。试问嫦娥缘底事,欲下层霄。
兰玉自垂髫。拜命当朝。神仙会里且逍遥。分取壶中闲日月,来伴王乔。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