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春暮

李煜 李煜〔五代〕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间在亭台上闲适的踱着步子,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渐渐逝去的气息。夜里飘落了几点雨滴后又停住,积云遮挡的月亮朦胧不明,云层也随着风移动。
桃花、杏花在暗夜中散发着幽幽香气,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小小的心田里积聚着千丝万缕的相思意,辽阔的天地间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排这些愁绪。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此词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有题作“春暮”。
遥夜:长夜。
亭皋:水边的平地
闲:吴本《二主词》误作“闭”。信:吴讷本、吕远本、侯文灿本《南唐二主词》作“倒”。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云:“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误。”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云:“旧钞本作信。”
风约住:下了几点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风管束住似的。
杏:《尊前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作“杏”。《欧阳文忠近体乐府》注:“一作杏。”依依:《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草堂诗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毛订《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均作“依稀”。《欧阳文忠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一作无言。”暗度:不知不觉中过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风暗度”。《欧阳文忠近体乐府》、《花庵词选》、《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香暗度”。
谁:《乐府雅词》作“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谁,一作人。”在:《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作“上”。《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注:“一作在。”
一寸:指心,喻其小。绪:连绵不断的情丝。“千万绪”有千丝万缕的意思。
安排:安置,安放。

参考资料:

1、张玖青编著 .李煜全集汇编汇评汇校 :崇文书局 ,2011 :47-48 .
2、 梅影三叠编著 .人生自是有情痴 古典诗词之寸缕相思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214-215 .
3、 (宋)王禹偁等著 .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68-69 .
4、 牧原著 .中国最美的情诗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2 :2-3 .

赏析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词人“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春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上片最后两句是词人耳目所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春风挡住而听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胧不明。这两句写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转自然。

  过片谓这时虽说已过了桃杏盛开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闻。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

  下片二、三句词意陡转。词人遐想联翩之际,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她们说些什么听不清楚,但不断传来的莺语,对他来说是一番诱惑。

  结尾两句,写词人因意中人不身边,以致常常魂牵梦萦。今夜出来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举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绪,由此可见其徬徨、感伤与苦闷的程度之深。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简评

  时节已过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后,淡月朦胧。信步亭皋,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思。诗人把惜春、伤春与怀人的思绪,融为一体。全词写得轻柔纤巧,婉丽多姿。

  此词通过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时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起伏扬抑的伤春、相思情怀。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写景鲜明,抒情真挚,语言浅近,读来委婉动人,艺术上确有不凡之处。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词,写的是作者在夜间出外散步时的所见所闻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气息。首句如一把钥匙,启开了全词的关脉。下面使我们窥见这位“信步”之人的所感所触。“遥夜”,把时间说得很具体,夜色未深,但也决不是“初夜”了,所行之地是“亭皋”,城郊有宅舍亭台的地方。他在信步上用了一个“闲”字,有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按说“清明才过”,也还是“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时候。而诗人已经“伤春暮”了,看来并非完全由于春光的逐渐老去;由此也可见首句的“闲信步”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四、五两句是说,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点雨滴,月亮在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胧的光泽。四、五两句由前三句抑郁“伤春”的感情变得气氛清新多了。“数点雨”而有“声”,这雨似乎还不小,但尤为可喜的是这里用“风约住”三字接住,只是乍然一阵微带寒意的春风吹过,倏忽间便停住了。这是淡月朦胧,天空中浮云流来荡去。这两句写景,清新淡雅,而且流转自然,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且意深词浅,探到了写景的妙处,因为它表达“信步”之人由方才因“春暮”的伤情,而到感情的舒畅,写来极其自然。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下阕前三句是说,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

  下阕首句仍承上阕后两句。人被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词虽受音乐曲调的限制,分为上下阕,却也可以看出词的开头三句和接下来的三句(从“数点”句至“桃杏”句),构成的境界韵味,特别是人的感情,都大不相同了。“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这是一个大的转折。如果说方才因为春宵美景而“伤春暮”的心情大有好转的话,这下可来了个轩然大波:走着走着他感触到不远处有女孩子在打秋千,她们笑语欢声——轻轻的,人家谈着什么悄悄话,他听不到;人家为什么笑,他也不知道;可是他受不住“笑里轻轻语”,又是为什么呢?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末两句是说,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从紧接的两句我们知道,原来由此及彼,这眼前的一幕引起了他的万缕相思。是啊,那动人心弦的秋千往事,虽已烟消云散,然而如今触景感怀,相思之情不仅万缕千丝理不出个头绪来,而且在人世间也几乎安排不下它。词的最后四句,前两句轻轻一点,但耐人咀嚼,它用暗笔透视出词人一大段过往的欢愉生活;后两句,浓墨重笔,如水银泻地,把相思之情,全兜在了读者的面前!

  虽说是暮春夜晚漫步的一首小词,但还是写出了词人抑扬起伏的感情。从前三句的“抑”转为后三句的“扬”,用疏雨、轻风、浮云、淡月、芳菲依稀来烘托,在清景无限中,暗示人的感情变化。后来闻秋千的轻声笑语再一转,拓开一幅画面之外的新场景,从而引出翻江倒海的相思来。这首词是典型的婉约词,是当时词风影响下的产物。虽无积极意义,但写景鲜明。写情真切,以景人情,情景交融,极其自然。而词中不用典故,语言浅近,读起来委婉动人。所以,此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它的特色。

参考资料:

1、(宋)王禹偁等著 .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68-69 .
2、 唐圭璋,钟振振主编 .唐宋词鉴赏辞典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 :267-268 .
3、 兰东辉主编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1 :29 .
4、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春江花月夜 历代咏春诗鉴赏》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107-109 .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猜您喜欢
赏析

池上逐凉二首 其一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青苔地上消残暑,绿树阴前逐晚凉。轻屐单衫薄纱帽,浅池平岸庳藤床。

簪缨怪我情何薄,泉石谙君味甚长。遍问交亲为老计,多言宜静不宜忙。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师表 / 前出师表

诸葛亮诸葛亮 〔两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王维 〔唐代〕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德歌·春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赏析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黄仲则 〔清代〕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赏析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赵令畤赵令畤 〔宋代〕

夫传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以不载于本集而出于小说,或疑其非是。今观其词,自非大手笔孰能与于此。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至于娼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惜乎不被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声乐,形之管弦。好事君子极饮肆欢之际,愿欲一听其说,或举其末而忘其本,或纪其略而不及终其篇,此吾曹之所共恨者也。今于暇日,详观其文,略其烦亵,分之为十章。每章之下,属之以词。或全摭其文,或止取其意。又别为一曲,载之传前,先叙前篇之义。调曰商调,曲名蝶恋花。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丽质仙娥生月殿。谪向人间,未免凡情乱。宋玉墙东流美盼。乱花深处曾相见。
密意浓欢方有便。不奈浮名,旋遣轻分散。最恨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牛峤牛峤 〔唐代〕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顷在维扬,陈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春浅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