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赋

宋玉 宋玉〔先秦〕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帏,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由宋玉景差陪同。一阵风飒飒吹来,楚襄王就敞开衣襟迎着吹来的清风说:“这风好爽快呵!这是我与百姓共同享受的吗?”宋玉回答道:“这只是大王享受的风,百姓怎么能与王共同享受它呢!”
楚襄王说。“风是天地间流动的空气,它普遍而畅通无阻地吹送过来,不分贵贱高下,都能吹到。现在你却认为只有我才能享受它,难道有什么理由吗?”宋玉答道。“我听老师说,枳树弯曲多叉,就容易招引鸟来作窝。有空洞的地方,风就会吹过来。由于所依托的环境条件不同,风的气势也就不同了。”
楚襄王问道:“那风,最初是从哪里生成的呢?”宋玉答道:“风在大地上生成的,从青翠小草尖上兴起,逐渐扩展到山谷,在大山洞口怒吼,沿着大山坳,在松柏林下狂舞。疾风往来不定,形成撞击物体的声音;风势迅疾飘扬,犹如怒火飞腾,风声如雷,风势交错相杂。飞砂走石,大风摧树折木,冲击森林原野。等蓟风势逐渐平息下来,风力微弱,四面散开,只能透进小孔,摇动门栓了。风定尘息之后,景物显得鲜明灿烂,微风渐渐向四面飘散。所以使人感到清凉舒畅的雄风,就飘动升降,凌越高高的城墙,进入深深的王宫。它吹动花草,散发香气,在桂树和椒树之间往来回旋,在疾流的水徊上缓缓飞翔。于是风吹拂水上的荷花,掠过蕙草,分开秦蘅,吹平新夷,覆盖在初生的草木之上,它急剧回旋冲击山陵,致使各种芳草香花凋零殆尽。然后风就在院子里徘徊,向北吹进宫室,上升到丝织的帷帐里,进入深邃的内室,这才成为大王的风了。所以那种风吹到人身上,其情状简直凄凉寒冷得很,清凉的冷风使人为之感叹。清清凉凉的,既能治病,又可解酒,使人耳聪目明,身心安宁,这就是所说的唯大王所有的雄风呀!”
楚襄王说。“你对这件事解说论述得太好了!那么老百姓的风,是不是也可以说给我听听呢?”宋玉回答说:“老百姓的风是从冷落偏僻的小巷中忽然刮起来的,扬起的尘土,烦躁愤懑地回旋盘转,冲击空隙,侵入门户。刮起尘沙,吹散灰堆,搅起污秽肮脏的东西,扬起腐烂的垃圾,歪歪斜斜逼近用破瓮口做的窗户,一直吹到百姓住的草屋里。所以那种风吹到人身上,其情状简直令人心烦意乱,忧郁苦闷,受到闷热之气,得了湿病,使人内心愁昔,生病发烧。风吹到嘴唇上就生唇疮,吹刭眼睛上就使得眼睛红肿,受风得病后使人嘴巴抽搐,咬牙吮咂大叫,陷于半死不活状态。这就是所讲的老百姓的雌风呀。”

注释
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周赧王十七年至五十二年(前—前)在位。
兰台之宫:朝廷收藏典籍收罗文士之所,也为楚王冶游之处,在郢都以东,汉北云梦之西。
景差:楚大夫,《汉书·古今人表》做“景磋”。“差”为“磋”之省借。
侍:站立左右侍候,这里指随从。
飒:风声。
披襟:敞开衣襟。
当之:迎着风。当,对着,面对。
寡人:古代君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庶人:众人,指人民。
共:指共同享有。
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独:唯独,只是。
安:疑问代词,怎么。
得:得以,能够。
溥:通“普”,普遍。
畅:畅通。
枳:一种落叶小乔木,也称枸橘,枝条弯曲,有刺。
句(gōu):弯曲。
来:招致。
巢:用作动词,筑巢。
空穴来风:有洞穴的地方就有风进来。空穴,连绵词,即孔穴。
其:指“鸟巢”和“风”。
托:依靠,凭借。
然:如此,这样。
殊:异,不同。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始:开始,最初。
安:怎样。
青蘋(pín)之末:即青蘋的叶尖。蘋,蕨类植物,多年生浅水草本。亦称“四叶菜”,“田字草”。
侵淫:渐渐进入。
溪谷:山谷。
盛怒:暴怒,形容风势猛烈。
囊(náng):洞穴。
缘:沿着。
泰山:大山。泰:通“太”。
阿(ē):山曲。
飘忽:往来不定的样子,此处形容风很大。
淜滂(péng pāng):大风吹打物体发出的声音。
激飏(yáng):鼓动疾飞。
熛(biāo)怒:形容风势猛如烈火。熛,火势飞扬。
耾耾(hóng hóng):风声。
雷声:言风声如雷。
回穴:风向不定,疾速回荡。
错迕(wǔ):盘旋错杂貌。
蹶(jué)石:摇动山石,飞沙走石。蹶,撼动。
伐木:摧断树木。
梢(shāo)杀林莽(mǎng):摧毁树林和野草。梢杀,指毁伤草木。莽,草丛。
被丽披离:皆连绵词,四散的样子。
冲孔:冲进孔穴。
动楗(jiàn):吹动门闩。楗,门闩。
眴(xuàn)焕粲烂:皆连绵词,色彩鲜明光华灿烂的样子。
离散转移:形容微风向四处飘散的样子。
飘举:飘飞飘动的意思。
升降:偏义复词,“升”意。
乘凌:上升。乘,升。
高城:高大的城垣。
深宫:深邃的宫苑。
邸(dǐ):通“抵”,触。
华:同“花”。
振:摇动振荡。
桂:桂树,一种香木。
椒(jiāo):花椒,一种香木。
翱翔:形容风像鸟一样在空中翱翔回旋。
激水:激荡的流水,犹言急水。
芙蓉之精:芙蓉的花朵。精,通“菁”,即华(花)。
猎:通“躐”,践踏,此处为吹掠之意。
蕙(huì):香草名,和兰草同类。
离:经历。《史记·苏秦列传》张守节《正义》:“离,历也。”
秦蘅:本产于秦地(今天水一带)的一种杜衡。
概: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此处为吹平意。
新夷:即“辛夷”,又名“留夷”,一种香草。
被:覆盖,此处为掠过之意。
荑(tí)杨:初生的杨树。
回穴冲陵:回旋于洞穴之中,冲激于陵陆之上。冲,冲撞。陵,通“凌”,侵犯。
萧条众芳:使各种香花香草凋零衰败。萧条在此处用为动词。
倘佯(cháng yáng):犹“徘徊”。
中庭:庭院之中。一说即位置居中的庭院。
玉堂:玉饰的殿堂,亦为殿堂的美称。
跻(jī):上升,登上。
罗帏(wéi):用丝罗织成的帷幔。
洞房:指宫殿中深邃的内室。洞,深。
中(zhòng)人状:指风吹到人身上的样子。中,吹中,吹到。状,状况,情形。
直:特意,特别。
憯(cǎn)凄:凄凉悲痛的样子。
惏栗:寒冷的样子。
增:通“层”,重复,反复。
欷(xī):唏嘘。本是叹息或叹息声,这里是说在酷热的天气,遇到一阵清凉的风吹来,不禁爽快地舒了一口气。
清清泠(líng)泠:清凉的样子。
愈病:治好病。
析酲(chéng):解酒。酲,病酒,酒后困倦眩晕的状态。
发明耳目:使耳目清明。发,开。明,使之明亮。
宁体便人:使身体安宁舒适。
论事:分析事理。
岂:通“其”,表示期望。
塕(wěng)然:风忽然而起的样子。
穷巷:偏僻小巷。
堀(kū)堁(kè):风吹起灰尘。堀,冲起。堁,尘埃。
勃郁:抑郁不平。
烦冤:烦躁愤懑。
袭:入。
沙堁:沙尘,沙土。
死灰:冷却的灰烬。
骇:惊起。此处为搅动之意。
溷(hùn)浊:指污秽肮脏之物。溷,通“混”。
腐馀(yú):腐烂的垃圾。
邪薄:指风从旁侵入。邪,通“斜”。薄,迫近。
瓮牖(wèng yǒu):在土墙上挖一个圆孔镶入破瓮做成的窗户。瓮,一种圆底圆口的陶制器。牖,窗户。
室庐:指庶人所居住的简陋小屋。庐,草屋。
憞(dùn)溷:烦乱。
郁邑:忧闷。
殴温致湿:驱来温湿之气,使人得湿病。殴,通“驱”。
中心:即心中。
惨怛(dá):悲惨忧伤。怛,痛苦。
造热:得热病。
中唇:吹到人的嘴唇上。
胗(zhěn):唇上生的疮。
得目为蔑:吹进眼里就得眼病。
啗齰嗽获(dàn zé sòu huò):中风后口动的样子。啗,吃。齰,咬。嗽,嚼。嗽,吸吮。获,大叫。
死生不卒:不死不活。此言中风后的状态。生,活下来,指病愈。卒,通“猝”,仓卒,比较快地。

赏析

  风没有生命,本无雄雌之分,但王宫空气清新,贫民窟空气恶浊,这乃是事实。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对风的感知不同,生动、形象、逼真地描述了“雄风”与“雌风”的截然不同,反映了帝王与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前者骄奢淫逸,后者凄惨悲凉。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

  帝王幽居深宫,生存环境优越,肆虐的狂风进了高城深宫,早已化为清凉治病的和风;而生活在穷巷贫窟的庶民生存环境恶劣,没有防护实施,狂风肆意侵凌,无奈的遭受着风的凄苦。正如文中指出“枳勾来巢,空穴来风,所托者然也,则风气也殊焉。”因为生存条件的不同,所以对风的感受也就不同,风带给帝王的是享受,带给贫民的是灾难。不管宋玉是插科打诨,逗帝王开心,还是暗藏讽谏,风带给不同条件的人的祸福感受是客观存在的。

  文章从开头到“臣闻於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为第一段。这段通过引起“雄风”和“雌风”论辩的背景,提出风气带给人不同感受的论点。

  第二段论述了风的形成、起源以及由弱到强、由强衰弱直至进入深宫化为清风四处飘散吸取万物精华而后带给帝王享受的过程。肆虐的狂风在入城前飘散为清风乘越高墙入於深宫,摇动华叶,徘徊香木之间,寻取其幽香;临池采芙蓉芳香;出水掠蕙草浓香;劈开秦衡,摆动新夷掠取清香,披开荑杨收取嫩香,然后带着五香的新鲜徜徉中庭,北上玉宫,又通过层层帷幕进入深宫。这段描写颇为生动,像是描写一个殷情而又谨慎的君王侍臣,小心的调制着君王需求的和风。这里对风的描写暗喻了帝王贪欲的神圣特权,以及臣民伺候帝王的恭敬与虔诚。帝王得到的不像是自然的风,而是精心调制的服务。这风带给帝王的享受,好像是一付神药,这种轻松与愉悦像是病愈酒醒,耳聪目明,舒服至极,使得帝王不由的感叹“好痛快!”这就是帝王享受的雄风。这也是对帝王的生活侧面写照,揭示了帝王生活的奢求与贪欲。

  第三段论述了庶人的风。突然起於闭塞的巷道中,扬起沙尘,像愤怒的冤魂恶鬼叫嚣着冲孔袭门。光这来势,就让人感觉这风对于贫民不怀好意的侵犯是何等的嚣张可怕啊!继而卷起沙粒,吹起死灰,搅起污秽肮脏的垃圾,扬起腐臭的气味,斜插进破瓮做的窗户,直冲茅庐。这阴风在贫窟里肆意妄为,使得贫民头昏胸闷,伤心劳神,疲软无力,继而发烧生病,吹到嘴上生口疮,吹到眼上害红眼病,进而嘴巴抽搐吮动,咿呀叫喊,说不出话来,得了中风病。这就是庶人的雌风。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的庶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庶民生存的艰难与痛苦。

  通过帝王的雄风与贫民的雌风,我们深切感受到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生命是如此的不平等。这不平等的根源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权的肆意践踏。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造成雄风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享受,而雌风带来的是欲哭无泪的灾殃。▲

创作背景

  楚襄王不思振作、与杀父仇人握手言欢,国势虽然日趋式微,可是作为国君的襄王却沉湎于骄奢淫佚的生活中。他带着侍臣们到处游赏,或登高唐之台,或游云梦之浦。襄王如此追求享受而置国家衰败于不顾,身为侍臣的宋玉感到忧虑,于是便借风为题,写了这篇赋。

简析

  这篇文章以风为题材,分为四个层次。首先写作者与楚襄王间关于风的一段对话,提出庶人不能享受大王之风;接着描写风的性质和动态;再描写大王之雄风的性状,指出它“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最后描写庶人之雌风的性状,指出它“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不利于人。全文采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的对比描写,使大王奢侈豪华的生活和庶人贫穷悲惨的生活形成鲜明对照,揭露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通篇刻画风的动态十分细致,铺采摛文,辞藻艳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宋玉

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高公羊高 〔先秦〕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 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周德清 〔元代〕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枝花·咏喜雨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赏析

【大石调】好观音 怨恨

贯云石贯云石 〔元代〕

先自相逢同欢偶,无妨碍燕侣莺俦。并坐同肩共携手,恩情厚,夫妇般相看
的好。
  【幺】打听的新来迷歌酒,风闻的别染着个娇羞。弃旧怜新自来有,铁心肠
全不想些儿旧。
  【尾】薄幸亏人难禁受,想着那樽席上捻色风流,不良杀教人下不得咒。
  【越调】斗鹌鹑 忆别
  良友曾题,佳人所为。袅袅婷婷,姿姿媚媚。体态温柔,心肠老实。件件习,
事事知。妙舞偏宜,清歌更美。
  【紫花儿】一头相见,两意相投,百步相随。去秋同会,重午别离。伤悲,
和泪和愁饮酒杯。后约何期,举目长亭,执行临岐。
  【金蕉叶】一曲阳关未已,两字功名去急。四海离愁去国,半霎儿难忘恩德。
  【调笑令】柳七,《乐章集》,把臂双歌真先味。幽欢美爱成佳配,效连理
鹣鹣比翼。云窗共寝闻子规,似繁华晓梦惊回。
  【秃厮儿】出郡城愁临浙水,寓钱塘闷度朝夕,匆匆一鞭行色催。洒梨花,
雨霏霏,寒食。
  【圣药王】风物熙,丽日迟,连天芳草正萋萋。客万里,人九嶷,遥岑十二
远烟迷,生隔断武陵溪。
  【尾】玉人别后空相忆,古犹今之视昔。暮雨楚台云,桃花洞天水。 佳偶
  国色天香,冰肌玉骨。燕语莺吟,鸾歌凤舞,夜月春风,朝云暮雨。美眷爱,
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金蕉叶】见他眉来眼去,俺早心满愿足。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
福。
  【天净沙】虽然似水如鱼,甚世曾少实多虚,更有闲言剩语。若将他辜负,
待古里不信神佛。
  【小桃红】志诚惠性压其余,无半米儿亏人处。觅便寻芳厮照觑。要欢娱,
看时相见偷圆聚。知心可腹,牵肠割肚,不枉了用工夫。
  【尾】锦纹封寄情缘簿,罗帕留香信物。常想着相见时话儿甜,早忘了星前
月下苦。
赏析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行乐地,一凄然。笙歌寒食後,桃李恶风前。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芳尘未远,幽意谁传。千古恨,再生缘。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祖可祖可 〔宋代〕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赏析

贺新郎

赵以夫赵以夫 〔宋代〕

嘉禾,歌颂多矣,此独创见,小词纪之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相对久,各欢足。
冰姿带露如新沐。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总付与、一樽醽醁。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终不似,在空谷。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李清照 〔宋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

定风波(赠将)

王质王质 〔唐代〕

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
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