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筠〔唐代〕
译文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在分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注释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
展开阅读全文 ∨
本首诗应该是写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根据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考证,此诗为征南诏而作。
沈如筠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项羽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大德歌·春
关汉卿 〔元代〕
【南吕】玉交枝
乔吉 〔元代〕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刘克庄 〔宋代〕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蒋士铨 〔清代〕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宋代〕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欧阳炯 〔五代〕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五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