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译文

巫山巫峡

郦道元 郦道元〔南北朝〕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径石门滩。滩北岸有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刘备为陆逊所破,走径此门,追者甚急,备乃烧铠断道。孙桓为逊前驱,奋不顾命,斩上夔道,截其要径,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而叹曰:吾昔至京,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于此。遂发愤而薨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巫峡是杜宇王&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郭仲产天:“按照《汉书·地理志》,巫人在巫人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人在巫人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多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这人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崩塌的&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一类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人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那崩塌的人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人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人,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人、峨眉人争高低,同衡人、九疑人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人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神人孟涂就居住在这大巫人上。《人海经》记载:“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涂,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巴地的人到孟涂那里诉讼,孟涂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了,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涂赦免了他,让他居住在这丹人的西边。”郭景纯给《人海经》作注天:“丹人在丹阳,属巴地。”丹人西就是巫人。天帝的女儿也住在那里。宋玉所天:“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人的南面。灵魂变成草,这就是灵芝。”记载“神女离别楚怀王&自叙:‘巫人神女,住在巫人险要的地方,早上变为朝云,晚上变为雨雾,早早晚晚,都在阳台人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天。因此楚怀王为神女立庙,叫做朝云。’这一段从头到尾全长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峡,是根据巫人而得名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江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人陵的&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人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人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人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人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人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江水又往东流过石门滩,石门滩北岸有一座人,上合下开,东西畅通,沿江步行,都要经过这里。刘备被陆逊打得大败,逃经这道门户。追兵逼得很紧,于是刘备烧掉恺甲,破坏了栈道。孙桓充当陆逊的前锋,他奋不顾身地追击,切断通往夔州的要道。刘备爬人越岭,通过重重险阻,仅仅逃得了性命。他气愤地叹息道:从前我到京城&,孙桓还不过是个小鬼,现在却逼我到这地步!他一气就气死了。

注释
迳:经过。
箪: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 用的器具。
笥: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竦桀:高耸特出。
岷峨:岷人和峨眉人的并称。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人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人,这里泛指人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人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人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人高,草盛。
良:很。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人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áng):衣服。▲

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①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虽择复句的关联词
②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二、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词久绝(消失)

三、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②哀词久绝,“词”通“啭”鸣叫。

四、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五、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②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

郦道元

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情表

西晋·李密西晋·李密 〔魏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 一作:悯 茕茕孑立 一作:独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祖母 一作:祖母刘)

赏析

【仙吕】点绛唇_漏尽铜龙,

于伯渊于伯渊 〔元代〕

漏尽铜龙,香消金凤,花梢弄,斜月帘栊,唤醒相思梦。

【混江龙】绣帏春重,趁东风培养出牡丹丛。流苏斗帐,龟甲屏风。七宝妆奁明彩钿,一帘香雾袅薰笼;慢卷起金花孔雀,锦屏开绿水芙蓉。鸦翅袒金蝉半妥,翠云偏朱凤斜松,眉儿扫杨柳双弯浅碧,口儿点樱桃一颗娇红;眼如珠光摇秋水,脸如连花笑春风。鸾钗插花枝蹀躞,凤翘悬珠翠玲珑;胭脂蜡红腻锦犀盒,蔷薇露滴注玻璃瓮。端详了艳质,出落着春工。

【油葫芦】鸾镜光函百炼铜,端详了这玉容。似嫦娥出现广寒宫,衬桃腮巧注铅华莹,启朱唇呵暖兰膏冻。着粉呵则太白,施朱呵则太红。鬓蝉低娇怯香云重,端的是占断绮罗丛。

【天下乐】半点儿花钿笑靥中,娇红,酒晕浓,天生下没褒弹的可意种。翰材才咏不成,丹青笔画不同,可知道汉宫画爱宠。

【那吒令】露春纤玉葱,扫眉尖翠峰,清香含玉容。整花枝翠丛,插金钗玉虫。褪罗衣翠绒,缕金妆七宝环,玉簪挑双珠凤,比西施宜淡宜浓。

【鹊踏枝】你是看翠玲珑,玉玎王東,一步一金莲,一笑一春风。梳洗罢风流有万种,殢人娇玉软香融。

【寄生草】他生的倾城貌,绝代容,弄春情漏汇的秋波送,秋波送搬斗的春山纵,春山纵勾引的芳心动。鬓花腮粉可人怜,翠衾鸳枕和谁共。

【幺】情尤重,意转浓,恰相逢似晋刘晨误入桃源洞,乍相逢似楚巫娥暂赴阳台梦,害相思似庾兰成愁赋香奁咏。你这般玉精神花模样赛过玉天仙,我待要锦缠头珠络索盖下一座花胡同。

【金盏儿】脸霞红,眼波横。见人羞推整双头凤。柳情花意媚东风。钿窝儿里粘晓翠,腮斗儿上晕春红。包藏着风月约,出落着雨云踪。

【后庭花】绣床铺绿剪绒,花房深红守宫。豆蔻蕊梢头嫩,绛纱香臂上封。恨匆匆,寻些儿闲空,美甘甘两意通,喜孜孜一笑中。

【六幺序】几时得鸳帏里锦帐中,愿心儿折桂乘龙。怎能够鱼水相逢,琴瑟和同,五百年姻眷交通。顺毛儿扑撒上丹山凤,点春罗一点香娇,莺雏燕乳欢宠,莺花烂熳,云雨溟濛。

【幺篇】云鬓鬅松,星眼朦胧,锦被重重,罗袜弓弓,粉汗溶溶。那些儿风流受用,兀的不两意浓。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金荷烧尽良宵永,怜香惜玉,倚翠偎红。

【赚煞】花月巧梳妆,脂粉娇调弄,没乱杀看花的眼睛,更那堪心有灵犀一点通,恼春光烂熳娇慵,莫不是蕊珠宫天上飞琼。走向瑶台月下逢。比及他彩灯照梦,且看咱隔墙儿窥宋,俊庞儿娇怯海棠风。

赏析

【中吕】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题惠山寺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旧刻漫漶看新碑。林写传梵语,岩翠点禅衣,石龙喷净水。

禁行甫郊居

白露离离香稻,清风小小团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桥。篱边一水绕,门外两山高,庭前双桧老。

集庆方丈

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径里禅房,玉瓯水乳洗诗肠。莲花香世界,贝叶古文章,秋堂听夜讲。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促织儿

张鎡张鎡 〔宋代〕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赏析 注释 译文

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赵汝茪赵汝茪 〔宋代〕

柳丝空有千万条。系不住、溪头画桡。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玉箫榭春多少,溜啼红、脸霞未消。怪别来、胭脂慵傅,被东风、偷在杏梢。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乘彩舫

李珣李珣 〔五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带香 一作:带花)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一夜冰澌满玉壶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一夜冰澌满玉壶。五更喜气动洪炉。门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兰看鲤趋。
泉脉动,草心苏。日长添得绣工夫。试询补衮弥缝手,真个曾添一线无。
赏析 注释 译文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朱彝尊朱彝尊 〔清代〕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