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代〕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村居卧病三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戚戚抱羸病,悠悠度朝暮。夏木才结阴,秋兰已含露。
前日巢中卵,化作雏飞去。昨日穴中虫,蜕为蝉上树。
四时未尝歇,一物不暂住。唯有病客心,沈然独如故。
【越调】斗鹌鹑 寄别
李邦基 〔明代〕
生查子·富阳道中
毛滂 〔宋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忆江南词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闻鹃啼)
水调歌头(七夕)
姚述尧 〔宋代〕
鹧鸪天(旅中中秋)
石孝友 〔宋代〕
阮郎归
廖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