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积雨卷幽幔,闭门闲苔色。病起离心正郁陶,出门喜见同袍客。
行客遥从海上来,春风两袖无尘埃。乍开深竹沿花径,更扫闲云坐石苔。
悠悠烟水芳村下,也似萧条孟诸野。几度空吟碧海秋,一壶具醉西斋夜。
怜君幽隐在瀛洲,海屿壶山惬胜游。篱下长栽陶令菊,兴来复上谢公楼。
仙人峰上近何如,此去逢人好寄书。莫将梦入青云者,忘却秋风扬子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王国维 〔近现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宋代〕
华胥引
陈允平 〔宋代〕
夜游宫
阮郎归
张抡 〔宋代〕
更漏子
石孝友 〔宋代〕
夜行船(余英溪泛舟)
毛滂 〔宋代〕
渔家傲
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