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胄〔隋代〕
五里徘徊隺,三声断绝猿。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别路悽无已,当歌寂不喧。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王胄
王胄(558~613年),字承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润州建康城(今江苏南京),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凌傲时人。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被捕坐诛。
大道之行也
佚名 〔先秦〕
【南吕】四块玉_述怀冠世才
曾瑞 〔元代〕
柳含烟·隋堤柳
毛文锡 〔五代〕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宋代〕
兰陵王·卷珠箔
张元干 〔宋代〕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纳兰性德 〔清代〕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宋代〕
忆江南·多少恨
李煜 〔五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