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苔藏绿篆,枫堆红锦,僧影冷坐瘦石。暮寒似恋无人处,更把几层砖塔,舍为鸦宅。
竹里穿来惊路断,早四面都围青雪。最爱听、脆响敲时,误道玉钗折。
幽绝还堪眺远,蟂矶荻港,指点风帆如叶。一鸥飞处,一豚吹处,浪与芦花争白。
叹浮生似梦,且办孤琴两吟屐。愁来否、试凭高看,六代青山,如今华了发。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近现代〕
采桑子·重阳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张泌 〔唐代〕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五代〕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宋代〕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
归国谣
姚述尧 〔宋代〕
喜迁莺慢(鹿鸣宴作)
张元干 〔宋代〕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