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怆欲悲。舍中无儋石储,还视身上衣参差。
慷慨出门去,儿女牵裾啼。他家自愿富贵,贱妾与君但餔糜。
但餔糜,上用穹窿天故,下用匍匐小儿。时吏清廉法不可干,一旦缓急当告谁。
行吾望君归,嗟少年,莫轻非。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五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周邦彦 〔宋代〕
品令
李廌 〔宋代〕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邹应龙 〔宋代〕
念奴娇
石孝友 〔宋代〕
踏莎行(早春即事)
毛滂 〔宋代〕
瑞鹧鸪(席上)
郭世模 〔宋代〕
醉蓬莱(寿)
张元干 〔宋代〕
一落索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