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久客疏归计,吾徒足醉眠。风尘犹逆旅,服食岂神仙。
老母须微禄,郎官亦冗员。时名非我意,诗句众人传。
鸡肋堪谁弃,蛾眉幸自全。羁情惊岁晚,法署向秋悬。
窃笑吹竽滥,深惭抱瓮贤。青云浮世外,白眼贵游前。
流俗终违性,佯狂始入玄。所甘才太拙,敢望病相怜。
寄字存加饭,兴言问着鞭。支离如昨日,飞动异当年。
直觊亡殷社,殷忧切御筵。逐臣收佩玦,大将与兵权。
报主谋安出,和戎议已偏。乘舆空汗血,锦绣被貂蝉。
帷幄今何事,京师未晏然。乾坤多垒后,仕宦畏途边。
海岱生瑶草,朋从拾紫烟。伊余方物役,回首蓟门天。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仙吕】一半儿_别时容易见
宋方壶 〔元代〕
【双调】殿前欢_畅幽哉,春
贯云石 〔元代〕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宋代〕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孙光宪 〔五代〕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宋代〕
念奴娇·周瑜宅
郑燮 〔清代〕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纳兰性德 〔清代〕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