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弱岁徵箕帚,童年托舅姑。馀光东壁驻,慈色北堂敷。
裘褐云霄度,蘋蘩日月徂。国香堪是梦,闺秀岂为刍。
零露晞金掌,清冰涸玉壶。珠沈知旁斗,弦断忆将雏。
凤逝泥书暗,鸾销水镜孤。绘帷含藻落,彤管带花枯。
作楫君能事,藏舟妾敢诬。网虫遗挂在,罗雀外家无。
杂佩传凄响,残机激壮图。乳糜疑自爱,琴瑟讶相扶。
两鹄云当复,三鱼兆已符。客悲来白鹤,帝宠会青乌。
河汉深难越,天门近可呼。精灵成婺彩,千古照皇都。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辛弃疾 〔宋代〕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汤显祖 〔明代〕
南乡子·归路近
李珣 〔五代〕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 〔宋代〕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吴潜 〔宋代〕
摸鱼儿·对西风
朱嗣发 〔宋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遂宁好(并序)
马咸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