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太常引·论公耆德旧宗英
辛弃疾 〔宋代〕
醉高歌过红绣鞋·乐心儿比目连枝
贾固 〔元代〕
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尔。画船开抛闪的人独自,遥望关西店儿。黄河水流不尽心事,中条山隔不断相思。当记得夜深沉,人静情,自来时。来时节三两句话,去时节一篇诗,记在人心窝儿里直到死。
【双调】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元代〕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田为 〔宋代〕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钱惟演 〔宋代〕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 〔宋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宋代〕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