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清代〕
昨夜秋阴如梦,海棠今夜醒。点扣砌、碧露飘珠,婵娟子、自韫红情。
残蟾徘徊欲上,银河转、雁带三四星。渐一行、叫过西楼,重帘下、叹息眠未成。
远梦渔阳暗惊。秋桑落盏,鹅黄酒熟蒲城。且倒银瓶。
欠纤指、破新橙。金荃集中佳语,总写上、女儿青。寒螀暗鸣。
惟应感秋客,知此声。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一斛珠
李煜 〔五代〕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越调】天净沙_行边宿国幽
张可久 〔元代〕
【南吕】西番经
张养浩 〔元代〕
点绛唇·万顷蓬壶
王国维 〔近现代〕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蒋士铨 〔清代〕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辛弃疾 〔宋代〕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