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画堂春·雨中杏花
陈子龙 〔明代〕
浣溪沙·杨花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王炎 〔宋代〕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鹧鸪天·博山寺作
辛弃疾 〔宋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陈允平 〔宋代〕
浣溪沙(赠王清叔县尉)
姚述尧 〔宋代〕
西江月
张抡 〔宋代〕
孤雁儿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