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盥濯宴心坐,焚香讲道经。青童开宝笈,白发对黄庭。
玉佩飞鸾驭,瑶笙载鹤軿。天花撩乱处,迢递见仙灵。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登西山望硖石湖
白居易 〔唐代〕
智子疑邻
韩非 〔先秦〕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夏言 〔明代〕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纳兰性德 〔清代〕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宋代〕
木兰花(甘泉岩)
曾原郕 〔唐代〕
水调歌头(九日)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