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王郎解剑还乡里,六年不梦军中事。垂竿静钓鳌江云,买舟忽过梅城水。
自说年来爱远游,束装今去上皇州。溪行笋笠三山雨,水宿蒲帆五月秋。
棹歌明日过京口,我亦西游今白首。分手前程莫叹嗟,白门相过应沽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水仙子_西湖秋夜今
张可久 〔元代〕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杨佥判 〔宋代〕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皇甫松 〔唐代〕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浪淘沙慢·晓阴重
周邦彦 〔宋代〕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宋代〕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 〔宋代〕
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李珏 〔宋代〕
长相思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