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吴丝半幅无全缕,越树淮云楚天雨。兵燹流传不记年,丹青漫灭空存古。
绝壁连峰窈窕间,剑门迢递对荆关。疏钟远火褒斜谷,落叶秋风子午山。
西游去去羁尘绶,草衣笋笠今何有。箕山不见弃瓢人,渭曲难逢钓鱼叟。
君家父子爱林丘,静里乾坤不著愁。南塘耕毕閒看画,醉倚千金水上楼。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白居易 〔唐代〕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归来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莫,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徵为文苑臣。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万里春
周邦彦 〔宋代〕
忆江南·多少恨
李煜 〔五代〕
过秦楼
陈允平 〔宋代〕
好事近(赠王清叔)
姚述尧 〔宋代〕
水调歌头(七夕)
豆叶黄(唐腔也,为伯南赋早梅,复和韵)
张元干 〔宋代〕
水龙吟(观竞渡)
李公昴 〔宋代〕
秦楼月(咏睡香)
赵彦端 〔宋代〕
西江月(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