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明代〕
大通桥下水,送我到苏州。君心与之同,淊淊日夜东南流。
千山万山隔不断,天南天北长悠悠。燕南车尘高十丈,回首湖山几兴望。
枫桥忽听寒山钟,却望燕南在天上。白玉堂,黄金阙,君在京华我吴越。
雁飞木落洞庭波,鸡鸣海色长安月。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和凝 〔五代〕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明代〕
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程垓 〔宋代〕
清平乐·秋光烛地
陈师道 〔宋代〕
踏莎行·初春
徐灿 〔清代〕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清平乐
王质 〔唐代〕
阮郎归(丹桂)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