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香台隐鹫峰,钟声云萝深。半壁见灯影,虚空闻梵音。
忍草被幽石,灵花曜阳林。唯应虎溪水,可以清尘心。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郎之及梦得尚书
白居易 〔唐代〕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吴西逸 〔元代〕
清江引·相思
徐再思 〔元代〕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温庭筠 〔唐代〕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邹应龙 〔宋代〕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廖行之 〔宋代〕
一落索(东归代同舟寄远)
毛滂 〔宋代〕
浣溪沙(初春泛舟,时北山积雪盈尺,而水南梅林盛开)
一落索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