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九月十二来自扬,焦山之麓访焦光。京口归途趍谷口,丹阳取道到华阳。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古风其十八
李白 〔唐代〕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杨果 〔元代〕
【黄钟】人月圆_春日次韵罗
张可久 〔元代〕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元代〕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双调】醉春风
贯云石 〔元代〕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王恽 〔元代〕
满江红
黄人杰 〔宋代〕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王国维 〔近现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