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秋色正平分,雨霁天空澹片云。铁瓮潮生迎月彩,钟山霞起拂星文。
星文月彩临双阙,轮转露盘光渐发。万井如浮雪浪中,千门共坐天香窟。
千门万井竞豪雄,戚里侯门乐更浓。楼上秦箫双戏凤,台前羌笛独吟龙。
凤箫龙笛风吹去,直到琼宫空阔处。素娥褰幌暗窥人,玉兔听歌暂停杵。
幌褰杵歇洞重门,天上何如下界喧。共道广寒无俗调,岂知城郭有仙源。
仙源即在名园里,地僻何嫌翻近市。万树悬萝挂客冠,一片秋声洗人耳。
轻舫斜维太乙莲,洪池高接银河水。荡舟随水弄涟漪,月隐楼台露半规。
炯炯菱花初启匣,亭亭妆阁映纤眉。纤眉笑出临团镜,池心始觉冰轮正。
河伯轩窗烛影深,水晶院宇珠光净。水晶坐久露霏微,去去疑攀织女机。
取石不须过卜肆,裁云还解制秋衣。摇曳秋衣如练白,沿洄谁识寻源客。
拍手人间傀儡场,攒眉市上铜鞮陌。水月空明彻底清,醉来挥盏吸琼英。
酒星自有仙舟侣,却笑山公浪得名。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